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也吹醒了沉寂许久亟待复苏的科技事业。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的隆重召开,拉开了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帷幕。有感于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近年来科技名词各行其是的混乱现象,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的几位工作人员联名向当时主管中国科学院的方毅副总理上书,呼吁恢复和建立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书信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研究后决定以中国科学院牵头,重新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拟由严济慈院士出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
严济慈院士
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联合上报的《关于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报告》。《报告》明确了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的规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公布施行”;指明了委员“由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聘请全国各学科著名科学家、教授、工程师和热心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组成。
1979—1984年间,在严老的领导下,搜集资料、整理原国立编译馆审定的几十种名词草案等一系列筹备工作陆续展开。此后,为了进一步落实“两科”联合报告批示精神,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科委多次协商,确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国家标准局等五个单位共同推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1984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在院长办公会议上确认了有关人选,由钱三强任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叶笃正和吴凤鸣、国家科委胡兆森、国家教委吴衍庆、中国科协王寿仁、国家标准局戴荷生任副主任。
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之前,国务院又批准了“两科”联合上报的《关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的请示报告》,在一系列会议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报告》做了修订和补充:将委员会的任务范围界定为“不必限于过去科学院主管的基础学科,还应包括工业、农业、医学、技术科学和交叉学科,即负责广义的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认为各学科术语的审定应依靠自然科学各学会;建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采用公布的形式,对经过审定并批准公布的自然科学名词,教学、科研、生产部门应遵照使用”。这一文件精神,正是对名词筹备工作的深刻总结,充分体现了名词工作者在筹建阶段对名词工作认识的逐步深化。
全国名词委成立大会
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委员会副主任胡兆森宣读了方毅副总理的贺信;著名核物理学家、委员会主任钱三强院士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宣读了中科院院长卢嘉锡院士的贺信,并代表“两科”宣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国家科委副主任曾庆林代表“两科”向67位全国委员颁发聘书,著名物理学家马大猷院士代表全国委员受聘;委员会副主任叶笃正院士主持开幕式并做了《委员会筹备经过及今后工作展望》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院士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从1910年前后的“数学”与“算学”之争,又从建国初期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成就,论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权威性”。
钱三强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在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自然科学名词的审定与统一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在实现四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卢嘉锡院士
全国名词委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是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复苏的开始,也是努力探索的开始。在这个十年里,名词审定工作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经成立,便迅速成立各审定分委员会。试点学科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名词审定任务,“两科”于1987年7月12日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的请示》。为此,国务院在《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国函[1987]142号)中明确指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是该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经其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这一文件精神,充分说明国家给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很高的工作定位,为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现了政府对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技名词工作者,推动了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历史进程。
《国务院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函[1987]142号文件精神,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下发《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这一通知精神,在宣传推广使用规范名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在这个十年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逐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纲领。
在委员会成立之时,会议通过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条例》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条例》两份重要文件。《组织条例》明确了名词委员会和审定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工作条例》明确了审定原则、工作任务、审定程序及审定范围与公布形式。随着名词审定工作的深入,这两份文件历经修订,在名词审定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名词规范化事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南,成为名词审定工作遵照执行的重要依据。
《工作条例》和《组织条例》
根据国内外术语学理论和名词审定工作实践,1990年1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了《自然科学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原则及方法》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名词审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力地保障了名词审定程序的科学性。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该文件日臻完善,逐渐成为名词审定的指导性文件。
1992年钱三强院士因病逝世后,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接任主任委员,在他的推动下,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93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将探讨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问题写入了共同协议之中,充分地反映了两岸人民,尤其是科技界人士的强烈愿望。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于1994年5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促进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座谈会”,并提出了“关于开展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统一工作的意见”。这次会议就如何促进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与统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标志着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工程。
截至1995年5月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以前,全国名词委共建立了49个审定分委员会,组织审定、公布出版了29个学科名词,还出版了天文、大气等8个学科的繁体字本。此外,开始尝试对第一批公布的天文、大气等5个学科的名词做修订和补充,进行了加注定义或注释的工作。十年间,有1700多位专家参加了名词审定工作,形成了一支相当规模的、高水平的科技名词专家队伍,在理、工、农、医及部分交叉学科方面初步创建了科技名词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开展名词工作,1995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事务中心的成立,为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提供了体制、经费等方面的保证,稳定了全国名词委的工作机构和专业队伍。
1995年12月6日,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成立,名词规范化事业进入稳定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适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改革与调整。全国名词委克服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等困难,与广大专家一起,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质量地完成了科技名词工作各项任务。
1995年12月,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成立大会
为使委员会的名称符合国务院所批准的科技名词工作范畴,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不久,全国名词委向国务院申报更改名称。1996年12月23日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在第二个十年里,全国名词委继承和发扬了以往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不断探索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规律,不断完善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逐渐确定了“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工作方针,名词工作紧跟社会前进步伐,不断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形势需求,调整名词工作任务,开拓了许多新的名词工作领域。
全国名词委十分重视并及时开展新词工作。全国名词委自成立以来,一直埋头于清还历史“旧账”之中,而这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不断涌现的大量新词以及社会上使用的混乱现象使得新词的定名工作刻不容缓。1996年9月10日,全国名词委召开了科技新词工作会议,与各学科分委员会一起探讨科技新词发布试用工作。此后几年中,全国名词委陆续发布了天文学、信息科技、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科技新词,还正式公布了101~109号元素的汉语定名。
1996年9月10日科技新词工作会议
为了精确地表述科技名词内涵,全国名词委将加注定义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截至2005年止,共出版了大气科学、煤炭科技、水利科技、船舶工程、土壤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定义版名词14本。这些定义工作,有利于区别易混淆的名词,有利于确定名词在整个学科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确定名词之间的序列关系,使定名更科学准确,使名词工作更系统,从而名词规范事业更加完美。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为了建立完整的科学技术名词体系,全国名词委适时将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纳入审定工作范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在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也呼吁开展社科名词的规范统一工作,认为成立社科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委员会以语言学为起点,陆续开展了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审定统一工作,从而形成了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全面铺开的名词工作新局面。至2005年,全国名词委共建立了61个审定分委员会,公布出版了66种科技名词,使科技名词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江蓝生先生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是全国名词委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汪辜会谈”之后,全国名词委顺应民意和形势,率先行动。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全国名词委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建立了联系,对于如何开展名词对照交流等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确定了合作模式。随后的两岸名词工作即以全国名词委和李国鼎基金会的名义组织两岸专家共同开展。1996年6月和7月,分别在黄山和台北召开的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研讨会和两岸航海名词对照座谈会,是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开端。十年中,全国科技名词委遵照“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译,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先后开展了天文、航海、昆虫、信息科技等20多个学科的名词交流和对照工作,正式出版了大气、昆虫、航海、药学、船舶工程等5个学科的名词对照本,其他一些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也陆续开展。这项工作促进了两岸科技教文化经贸交流,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6年6月全国名词委在黄山召开第一次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会
宣传和推广规范名词工作十分重要。全国名词委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名词推广工作会议,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这项工作。在1997年8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院士发布了委员会成立以来12年的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建立宣传名词工作成果和开展术语研究交流的平台,委员会还在原内部刊物的基础上创办了公开发行的刊物《科技术语研究》。为了增加宣传推广渠道,委员会还与金山软件公司合作,授权他们使用名词委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为了推进科技名词的信息化建设,全国名词委加强了术语数据库和网络建设。2002年建成了术语数据库,提高了审定工作效率;2003年名词委网站正式运行,成为在因特网上的宣传与服务平台。为了加大推广力度,还取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2005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明确将科技名词术语的规范使用纳入到《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这些富有成效的措施,保证了规范名词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对规范科技名词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5年9月8日,第五届全国委员会成立,预示着全国名词委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此后的十年中,全国名委秉承着过去的名词工作优良传统,沿着开拓进取、力求创新的思路,迎来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005年9月,全国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
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2006年,全国名词委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适时调整原有工作计划,提前开展农业、林业和教育学领域的名词工作,积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审定分委员会筹建工作,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服务。2008年,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得到中央军委和总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军事科学院刘成军院长担任了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参加全国名词委领导工作,并主持开展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这十年中,全国名词委紧密围绕国家科技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科技名词工作特点,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名词体系。目前已建立了广泛的名词工作体系,基本覆盖了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科学与技术各个领域。
2013年4月,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召开第一次会议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奠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法治基础,在路甬祥主任积极倡导下,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科技界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全国名词委拟制了《科学技术名词管理条例》,同时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科技术语使用状况调研”,完成了“国外术语立法现状研究”专项,考察了世界20多个重要国家的科学技术名词立法和名词规范化工作现状。这是一项事关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全国名词委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全国名词委及各部门依法履责,推动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可持续发展。
至2015年,全国名词委共建立了95个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122种科技名词,其中有70种名词加注了科学定义,从而使我国的科技名词体系更加完善,并向学科完整齐全、定名科学严谨、定义概念准确的科技知识体系发展。
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这十年来,在全国名词委的积极推动和主导下,开展了数学、物理学等30多个学科的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召开了数十次的名词对照工作研讨会,出版了近20种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此外,为了加强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深化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全国名词委承担了国台办下达的编纂《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和《两岸科学技术常用词典》项目。根据《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两岸的专家学者于2010年3月在北京达成共识,与台湾专家共同编纂两岸对照词典。目前,《两岸科学技术常用词典》已正式出版,《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近百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收录对照工作。
这十年来,全国名词委越来越充分地意识到,只有将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名词工作质量;只有切实推进术语学研究,才能促进名词工作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为了加强术语学研究,全国名词委先后联合黑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召开了八届术语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为推进学科发展,推出了“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已出版术语学书籍十种;加强了期刊建设,《科技术语研究》更名为《中国科技术语》,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刊物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追踪社会热点,及时组织刊登时效性强的文章,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重要阵地的作用。这些举措,为专家们提供了交流术语学思想的平台,总结和分析了术语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名词工作实践汲取了宝贵的学术养分,为术语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科学技术名词宣传
这十年里,全国名词委根据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新的尝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如: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新闻出版报、语言文字报、科学网、人民网等宣传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和两岸名词对照工作;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举办了15期“出版物规范应用科学技术名词培训班”,累计培训了新闻出版界1000多名编辑;实现了同“百度百科”的合作,经全国名词委授权,首批近10万条带定义的科技名词进入百度百科平台,发挥网络优势,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较大的社会反响。
30年来的名词规范化事业,深深植根于沃土中,始终吸引着广大专家学者期待的目光,承载着他们殷切的希望,在关切中茁壮成长,在鼓励中硕果累累。
30年来,名词审定工作始终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非常热心名词事业。1991年,80岁高龄的钱老已疾病缠身,还给当时主管名词审定工作的钱三强院士写信讨论mesoscopic和nanotechnology的定名。担任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的魏寿昆院士,很多事都亲力亲为,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也时刻惦记着“碳”与“炭”的用法,身体稍有好转,就主动联系有关工作人员,提出他的意见并给组织调研的《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寄去有关稿件。
钱学森院士给钱三强院士的信
30年来,全国名词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名词审定工作规律。根据《科学技术名词公布办法》确定的“依靠专家、公众参与、科学民主、程序完善、试行检验、批准实施”原则,努力实现公布渠道的多元性、公布方法的科学性,增强公众参与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更好地促进规范科技名词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
漫漫30年的探索之路,全国名词委以权威的审定队伍、严谨的审定流程、科学的审定原则,创造着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的辉煌。回首过去,名词工作硕果累累,名词成就历历在目;面对今日,名词事业生机勃勃,工作局面日新月异;展望明天,名词工作大有可为,名词事业前景光明。我们坚信,伴着科技高速发展的主旋律,规范术语定将成为国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赢得长久的信任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