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在上海召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工作专家论证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院士,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张兴教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雷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曹立强副所长,上海御渡半导体公司朱小荣总经理,概伦电子刘文超副总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俞文杰副所长共七位专家受邀参加评审会,褚君浩院士担任评审组长。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教授、许薇副书记、陈琳教授、殷韵副教授、许灏青年研究员参加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学部筹备组组长刘金婷,副编审余前帆参加会议。会议由刘金婷主持。
张晖副主任首先回顾了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历史,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指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设立秘书处是推动审定工作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全国科技名词委按照“四个面向”和“五个重点方向”的总体安排,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和有关单位条件,委托复旦大学组织团队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体系与科技名词的预研工作,并提出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建议方案。按照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名词审定工作的程序,邀请集成电路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等若干重要事项进行论证,请评审专家提出专业的评审意见和建议,供全国科技名词委决策参考。
张人禾副校长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名词审定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两家单位的事情,这是整个领域的事情,术语规范化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建设,对国家统一、国际交流都有影响。复旦大学已向全国科技名词委申请作为全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的依托单位,牵头组织这项工作。复旦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拥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一级学科,复旦大学有责任、有实力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指导下,承担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的组织工作。把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化和系统化,有利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希望全国科技名词委和评审专家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预研取得的成果提出意见建议。
张卫院长代表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对前期预研工作作了汇总报告,内容包括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与科技名词研究报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规范化工作方案、复旦大学作为秘书处单位的可行性报告。
褚君浩院士主持了评审环节,他指出集成电路是一个交叉领域,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要体现出交叉性、前沿性的特点。集成电路是现代各种智能系统的基础设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的审定工作要具有引导性,下一步应用到教材中,对集成电路学科的创新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与会评审专家逐一对有关报告和方案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评审组一致认为,现在学科知识体系亟需系统梳理,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有些名词命名不统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科技名词规范化是支撑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编写与审定,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促进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集成电路名词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更是集成电路领域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研究提出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与科技名词研究报告》逻辑清晰、内容全面、表述清楚、结论可靠,稍作修改后可作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常态化组织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的重要参考,其提出的工作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预期进展和成果能够满足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有关要求。复旦大学是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国内首家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高校。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可靠的学科建设传统和学术研究团队,工作基础扎实、成果积累丰富、保障条件有力,具备作为秘书处依托单位,牵头组建首届全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整合全国集成电路领域专家资源,组织实施全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