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委世界民族名词审定工作线上会议。审定专家社科院民族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副所长王锋研究员、世界民族研究室前主任朱伦研究员、主任刘泓研究员,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项目主管余前帆,世界民族名词部分主要编写专家共1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延中所长主持。
王锋副所长发言强调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工作,并结合民族学与人类学“三大体系”建设、民族所研究领域等情况介绍了民族所科技名词编写工作的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3800多条词条的编写工作,陆续进入分支学科审定阶段。此次会议专题就世界民族名词开展会议审定。张晖副主任介绍了近年来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推进在途项目尽快结项的基本要求,并希望调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科技名词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编写专家王彤、陈玉瑶、刘真、邓颖洁、刘晓丹、赵月梅等分别汇报了各自撰写词条的概况、体会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审定专家随后就词条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意见。朱伦研究员指出,词条编写工作应该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为世界民族研究提供了理论思考。朱伦研究员介绍了世界民族名词所涉及的部分国家对各自国内民族的界定方法和称呼方式,建议在编写词条时应注意各国不同的国情,按照各国官方确定的标准名称来定名。余前帆副编审指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特点和与辞书编纂工作的不同之处,对世界民族名词按照概念体系排列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明确了规范名词的其他名称应按照“全称”“简称”“又称”“曾称”“俗称”等方式规范标注等。刘泓研究员结合与会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专家的审读意见,以及编写人员的工作汇报,对修改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名词审定原则。张晖副主任建议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委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反映本学科名词特点的编审原则,释义时要考虑到概念特征的相对稳定性等。
会议截图